【徐商人物志】在“一经一纬”中“编织”科技强国梦——记徐州恒辉编织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金辉
发布时间:2025/4/15 17:19:49
编者按
今天起,徐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徐州市工商业联合会、徐州报业传媒集团联合推出《徐商人物志》专栏,致力于讲述徐州民营企业家的故事,展现他们的智慧与勇气。本专栏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彰显徐州民营企业家的开拓精神和时代风采,推动徐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助力徐州城市品牌的塑造。《徐商人物志》,不仅是对徐州民营企业家的礼赞,更是对徐州未来发展的期许。我们期待通过这一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徐商的奋斗历程,感受他们的力量,共同见证徐州民营经济的繁荣与进步。
在徐州恒辉编织机械有限公司内,工人正在调试编织机器。徐州日报记者 白雪 摄
在“一经一纬”中“编织”科技强国梦
——记徐州恒辉编织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金辉
去年仲夏,珠江口盆地流花油田,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完成海上安装。
总重量3.7万吨,漂浮于平均水深300米、台风频发的深海区域,它如何稳固“扎根”?
答案藏在深水吸力锚中的聚酯缆绳里。
“这根缆绳,由我们的编织设备编织而成。”徐州恒辉编织机械有限公司“80后”掌舵人韩金辉语气沉稳,展现出商界“后浪”的成熟与自信。
如何把一根绳子做到“上天入海”?
近日,韩金辉向记者讲述了企业创新发展的故事。
“小作坊”跑出“单项冠军”
韩金辉爱好跑步,有自己的跑步“法则”。
在跑友眼中,他算不上跑得最快的,但他总是按照自己的节奏,瞄准目的地,稳步前进。
一次,在距离终点不足一公里时,有人提议冲刺,韩金辉摆摆手说:“努力跑过的每一步都作数。”
他的这种执着,不仅体现在跑道上,更体现在人生的每一阶段。
1989年3月,韩金辉出生在沛县龙固镇一个普通家庭,父亲韩百峰在镇上创办了一家编织机械小作坊,生产的只是晾衣绳、弹力绳等基础产品。
“只要抓住机遇,小作坊也能干出大事业。”韩金辉从小跟随父亲在车间里穿梭,父亲的话,他始终铭记于心。
2012年,韩金辉大学毕业,回到龙固镇,加入父亲的企业。从采购经理、销售财务总监,到大型设备生产厂长,再到研发中心主任,他一步步成长为企业掌舵人。
“小作坊不仅要干出大事业,还要成为‘小巨人’、拿‘冠军’!”这是韩金辉的信念,也是恒辉的追求。
韩金辉带领团队在智能制造、绿色生产等领域深耕,大胆引入并推进生产管理ERP系统和智能制造MES系统,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产品提前交付率大幅提升,运营成本降低持续降低。恒辉从最初的编织机械配件生产,逐步扩展到民用绳缆、通信线缆、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如今,恒辉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编织机械研发生产基地,年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
“一经一纬”练就“编织”绝活
在恒辉车间,正在展示一项“编织”绝活——
高约10米的多功能缆绳编织机,96个编织锭飞速旋转,一根直径430毫米、长度2000米的重型绳索缓缓成型。
这是恒辉的“镇厂之宝”,也是全球领先的技术。它可用于航母缆绳、石油平台系泊绳索,甚至是飞船返回舱的回收救援。
“这根缆绳的额定荷载可达2800吨,重量却仅为同等直径钢丝绳的1/10。”韩金辉说,为了达到超高强度,他们采用几十万根高强聚酯涤纶纤维,经过复杂的编织工艺,使其具备超强抗拉力和耐久性。
车间另一侧,一台2.4米高的编织机高速运转,144个纺锤正在快速运动。远远看去,它们好像在编织空气,但实际上,直径仅0.035毫米的镍钛丝正在纺锤上按照设定程序摆动缠绕。这些细如发丝的金属丝,最终编织成医疗导管、封堵器等精密医疗产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此前,我国精密医疗产品大多依赖进口,价格昂贵。恒辉生产的医疗器械编织设备,不仅打破国外垄断,还大幅降低成本。
“我们正在研发更细、更精密的人造血管,内径可做到2毫米至6毫米,厚度仅0.5毫米。”韩金辉又有了新目标。
若没有执着专注的精神和毫厘必较的追求,怎能做时代的弄潮儿?
“一粗一细”,恒辉用两种截然不同形态的产品,编织出了大国重器的坚实脊梁,也编织出了民生福祉的温暖底色。
中国制造向“智”突围
2022年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静静地摆放在韩金辉办公室一隅。
他举起火炬,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汗水与梦想在此交织。
“这是用我们技术编织的。” 韩金辉说,这项技术不仅让恒辉站在了行业前沿,也让我国碳纤维编织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自主创新之路,从无坦途。
2013年,国内三维立体编织技术还是一片空白。
彼时,传统编织机械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逐渐缩小。韩金辉察觉到新机遇,他带领团队专注于高端智能编织机械及配套设备研发,并联合东华大学启动技术研发项目。
经过多年艰苦攻关,他们成功研发出三维立体自动编织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2018年,恒辉的“高性能特种编织物编织技术与装备”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4年,恒辉高速编织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成功入选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
“创新之路曲折、迂回,但充满无限可能。”韩金辉说,近年来,公司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的跨越。
从黄海海域到南海油田,从巨浪里的“定海绳”到血管中的小支架,恒辉的编织机械不仅应用于海洋工程、医疗器械,还延伸到高分子无结网项目,打破了我国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深耕编织机械领域,拓展产业链条,用“编织”技术改变世界。在韩金辉的带领下,恒辉正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听,机器高速运转,正编织美好未来!
●徐商档案
◎姓名:韩金辉
◎职务:徐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徐州恒辉编织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特种编织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主任
◎出生年月:1989年3月
◎企业愿景:以人为本,合作共赢,追求卓越,服务社会
◎企业主要成就: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徐州市市长质量奖
◎个人主要成就:
沛县劳动模范
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8项
参与制定企业标准2项、团体标准1项、国家标准2项
◎社会影响:
1.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引领智能化转型
恒辉编织机械在智能化、高端化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推动了整个编织机械行业的技术进步。项目研究成果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他成功将恒辉编织机械打造成为行业内的技术标杆。
2.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作为一家扎根徐州的本土企业,恒辉编织机械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同时,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繁荣,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增长。
◎经营理念:
在继承传统编织机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推动编织机械的智能化、数字化、高效化发展,以新质生产力作为核心驱动力,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助力编织机械行业转型升级。
●人物短评
金辉与恒辉的创新交响
韩金辉说:“我们希望用技术改变生活,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科技进步的红利。”这不仅是他的梦想,更是徐州恒辉编织机械有限公司的使命。
韩金辉,这位徐州恒辉编织机械有限公司的“80后”总经理,带领企业实现了从家庭小作坊到行业领军者的华丽蜕变。他始终秉持“专注才能极致,创新才能永恒”的理念,在编织机械领域深耕细作,不断推动技术革新。正是在他的带领下,企业成功研发出三维立体自动编织装备,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为“中国智造”贡献了重要力量。
韩金辉还展现出深厚的社会责任感。他致力于让高端医疗器械走向平民化,努力减轻社会医疗负担,为更多人带来健康福祉;同时,通过高分子无结网项目,为远洋渔业和海洋工程提供有力支持,助力相关产业蓬勃发展。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企业家的情怀与担当。
韩金辉的故事,是新时代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生动写照,更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实践。在未来的征程中,恒辉将继续以“编织”为笔,书写科技强国的壮丽篇章,让“中国智造”的声音在世界舞台上更加响亮。
信息来源:2025年03月14日《徐州日报》第五版